《遗失的环节》由克里斯·巴特勒(Chris Butler)编写并执导,讲述了一位杰出的怪物调查员莱昂内尔·弗罗斯特爵士(Sir Lionel Frost),为了获得探险精英的认可,他前往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以证明一种传说中生物“Mr. Link”的存在,这是原始人类和现代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随后弗罗斯特和探险家佐伊·索尔达娜(Adelina Fortnight)踏上了寻找Link远亲的冒险之路。制片方还特别邀请了包括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在内的诸多好莱坞影星为剧中角色进行了配音。莱卡不断突破的工艺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当属“3D打印”系列。利用最先进的快速原型技术,莱卡彻底的改变了定格动画,将精致的手工木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表现力呈现给观众,不仅耳目一新,画面更是精致至极。而在传统的定格动画中,动画师们仅使用相对有限的面部表情部件去呈现动画角色的神态动作,但是通过3D打印技术,莱卡彻底的改变了定格动画的传统格局,为动画木偶实现了数万种表现的可能性。莱卡在2009年的《鬼妈妈》中的定格动画角色,设计了20,000个面部3D打印;于2016年的《久保与二弦琴》中,制作数量跃升至64,000个;而在《遗失的环节》中3D打印技术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电影场景的规模和地域特点的需求,影片制作拥有超过110套、65个独特的地点,106,000个3D打印的面部更换部件,531个CG资产(assets),182个CG角色和47个用于拍摄1486个镜头的运动控制摄像机。这些部件都是在经过Maya软件设计后,使用Stratasys J750 3D 打印机和彩色树脂材料 3D 打印而成。他们还在每一张3D打印脸孔的背面安上了一块特殊处理的磁铁。这样,就可以任意更换不同的脸孔,来凸显剧中角色面部表情的变化,可以说莱卡为这部影片准备的十分充分了。莱卡快速原型制作总监布莱恩·麦克莱恩(Brian McLean)说,在过去,我们很多的制作都是基于重复使用面部表情,现在凭借这项技术及我们所学到的,已经达到了实际拍摄特定动画的程度,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多个步骤。在这个环节中一名CG动画师需要通过计算机Maya软件再设计,根据故事板与导演沟通剧情、动作及需要的确切内容,通过计算机重新构建面部制作再导出到3D打印机。在莱卡电影中,定格木偶长久以来一直是主要呈现手段,但多年来视效技术已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动画制作中,视效团队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与木偶制作师合作,确保他们以数字方式创建的角色具有与真实角色一致性。在后期制作中,团队还进行修饰处理,例如,清理木偶眼睑和面罩之间的线条,使角色更具人性化的质感。在影片中除了水、烟雾等自然元素特殊视效以外,《遗失的环节》还有CG角色和场景,例如,一队伍雄伟的卫兵或喜马拉雅冰桥,下面让我们欣赏下电影影片幕后制作精彩片段。目前《遗失的环节》已于4月12日在美国首映。影片精良的制作和充满传奇的故事,探险之余又富有冒险精神,激发了无数人对大自然的向往,期待它在中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