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高级Houdini特效艺术家为您解析《暗黑4》宣传片制作细节

Houdini官方与SIGGRAPH 2021联合,邀请了暴雪娱乐的高级特效艺术家Nema Safvati做了Houdini制作的专题分享本次分享的内容关于暴雪娱乐最受期待的游戏之一《暗黑破坏神4》发布的CG动画短片《By Three They Come(2019)》短片写实的画风,暗黑的视觉风格中外网友看完后齐呼:暴雪,去做电影吧! “血之鼓”影片末尾,3个不幸的灵魂,他们的血与肉从三端汇集,蜿蜒向中心蔓延,形成通往新生命的大门,莉莉丝撑破细胞膜,浴血登场。动画短片的制作团队内部,将这个三角形的整体称为“血之鼓(Blood Drum)”,它由暴雪娱乐的高级特效艺术家Nema Safvati制作。Nema Safvati高级特效艺术家暴雪娱乐- 曾就职于MPC, The Mill等知名视效工作室- 参与作品:《蚁人2:黄蜂女现身》、《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蜘蛛侠:英雄归来》等 “血之鼓”制作解析“血之鼓”包含组成(Formation)和撕裂(Tearing)两个部分,我们也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解析。 01、组成原画Nema:图片中展示的原画是“血之鼓”已经汇集形成的效果。Branching Growth Solver(分支生长解算器)Nema:开始模拟前,曲线从三个顶点开始蔓延,一边向内生长一边留下曲线路径痕迹。第一个生长阈值(Generation)的颜色为黄绿色,在更高的生长阈值中变成红色,生长阈值最大值为5。每个曲线路径的顶端你可以想象为Houdini人群模拟的Agent节点。每一个时间点,Agent节点会基于不同的规则,决定动画的走向。基于层层叠加的规则,我们最后得到了比较自然的纹路,纹路仿佛一边蔓延,一边在思考走向,就像人群模拟的设置一样。这其中我用到的是Boid Flocking的算法。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解算器,只看每一条曲线的顶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分析解算器的两个部分——Growth(生长)和Branching(分支)节点。Growth(生长)节点 - 第一帧中曲线的走向是设置好的,之后会根据不同的规则发展出不同的走向。首先运用一些噪波,设置曲线从上一帧到下一帧的生长走向。之后由矢量(Vector)决定各曲线在后续的模拟中是继续生长,还是停下。Branching(分支)节点 - 根据已有的曲线,可以生长出分支,是否生长取决于一些变量,比如密度(Density),点和曲线的Agent节点。生长和分支背后的逻辑最根本的不同是——分支不仅会从曲线的顶点蔓延,在设定范围内也会由任何点开始蔓延。根据不同的参数,比如最小、最大的点Age参数、曲线Age参数,以及密度。只要某个点通过了所有的参数设置,开始长出分支,它就会将自己复制形成一个新的Agent节点,按照规则生成一个新的曲线。生长模拟分解血管 - 图中看到的是“血之鼓”的主要血管,模拟中的密度设置得很低,所以长出来的血管不多,并且生长的方向也比较统一。生长阈值的最大值控制让其生长速度稍慢。组织 - 组织模拟的密度值开的比较高,也没有给生长阈值设限,达到密度的最大值之前曲线能一直生长分支,看起来非常密集。我们选择了较高的频率,同时在生长的设置中,我还调整了顶点的波噪应用方式,得出了较密集的网络结构。细胞膜 - 细胞膜部分运用的是点云,组织模拟中的顶点会将点云的点激活,已生成的点会不断生成新的点。只要接近组织中的曲线,或者接近已生成的点,就会继续自动生成新的点。我调整了点云的生长规则,避免和组织的生长看起来太过相似。结合 - 除了细胞膜是点云之外,大部分都是曲线。将所有的曲线转换成管道,管道的粗细由Age和所在的生长阈值决定。这些管道都在细胞膜中,细胞膜是透明的,血管和组织在平面中生成了凸出的效果,但仍然是分开独立的网格(Mesh)。- 绿色部分为组织,比较细,平面上会有细微凸起的效果,增添了比较有意思的材质效果。- 蓝色是主要的血管,动画开始不一会儿血管就不再变动了,因为血管不多。但是因为他们比较粗,所以凸出的效果更明显。- 黄色部分是纤维,他们是通过程序化动画制作的,不是用的生长模拟,因为我们想要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在动画中看得更明显。- 紫红色部分则都是卷须,这是我的领导Jamie Pilgrim为之前的镜头制作的,这部分的纹路很像捕梦网,非常酷。灯光分解Nema:部分的颜色变化是次表面散射(Subsurface Scattering)和表面结构各区域厚度不同带来的,当然还有内部几何体遮光带来的效果。Surfacing团队制作了投射的材质,为作品增添了很多细节,这是光靠几何体无法实现的。“血之鼓”靠近外缘的部分不断变薄,所以当相机移动到“血之鼓”的下方时透光性比较好。当莉莉丝的脸将要穿过“血之鼓”的时候,“血之鼓”表面的拉伸效果是通过Vellum布料模拟完成的。我们用了一个很简易的代理网格(Proxy Mesh),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厚度的2D平面,我们把平面放到模拟的代理网格中做点变形(Point Deform),包括细胞膜和内部的几何体。最后我运用了Delta Mush,Point Delta在拉伸变形后能有效地保留几何体结构形状和材质。 02、撕裂原画Nema:原画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各部分都非常薄,模拟需要表现出非常有张力的效果,表面还有一些略显恶心但又非常复杂的材质。最初的计划是结合Vellum模拟和OpenCL,这样的组合不至于一下跑光内存。所以我们确定了主要元素的撕扯效果可以用布料模拟,但是我们还想增添更多细节,所以除了基础的布料模拟,我们还在内部和外部加了曲线,形成我们看到的黏糊糊的网状结构。测试模拟早期测试模拟Nema:“血之鼓”断裂效果实现 - 这个部分的挑战是在何处放置衔接(Weld)的点。第一种方式是预设撕裂的部分提前撕裂网格,就像破坏效果(Destruction Effect)。这样能行得通,但是看起来没什么意思,因为所有撕裂的效果都是提前决定好的,张力不够的地方就会毫无撕裂效果。我想要一个更动态的撕裂效果。所以我断开了网格中所有Primitive。所有的Primitive都只是小小的三角形布料,他们被衔接起来。不同于拉伸(Stretch)和弯曲(Bend),衔接是可拆分的,这就是我们实现撕扯效果的方法。这个方法带来的问题是,一些三角形布料彻底断开后会出现一些布料碎片,看起来效果不好。只要不将这些Primitive和其他的物体连接,后期删掉这些碎片就解决了。拉伸部分的精度 - 当细胞膜拉伸的时候,拇指周围的部分的精度很低。因为整个细胞膜从原始的拓扑中拉出去很长一段距离,所以网格需要较高的精度支撑这个动作,但是如果将整个网格的精度拉高就不值当了。好在Vellum模拟能够处理这种情况,我将中心需要拉伸的部分加厚,剩下的部分就保持正常的精度就好。我们将拉伸的比例做了可视化,受力部分的原始长度和拉伸长度的比例决定了衔接部分是否发生撕裂。红色意味着快要达到衔接约束阈值,后续就发生了撕裂。比如我把阈值设为2,那么当拉伸距离是原始距离的2倍时,衔接就会发生撕裂。衔接部分撕裂时产生的力会让周围更多部分撕裂,撕裂的效果得以延续。此外,我绘制了一个蒙版,用于控制不同部分的撕裂阈值,让高处张力没有这么强的地方也有一些撕裂效果,看起来不至于这么单调。 细胞膜外部线约束(Strands) - 这个部分模拟的来源是散点(Scatter Points),将相邻的物体连接。我在模拟中用的是Vellum Hair约束,他支持拉伸、弯曲和破坏。所以我不需要再单独添加衔接的部分。回到线约束撕裂的效果,细胞膜内部和外部各有一层线约束,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网络。不像布料模拟,这里的两个约束都会被破坏,Pin约束将线约束和布料钉在一起;曲线中的各个点也有约束,也会发生破坏。他们都属于Vellum,所以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用拉伸的比例来决定撕裂的效果,当布料撕裂后,线约束也被拉伸断裂,所以各部分的撕裂效果很相似,但又各有特色,视觉效果更动态。有的部分虽然细胞膜破裂了,线约束还在拉伸。撕裂后,很多残骸掉落而下,就像撕碎的布料,我手动添加了部分残骸掉落的效果。灯光分解此部分和之前的灯光设置相似,用到了次表面散射和投射材质。至此,“血之鼓”的组成和撕裂两部分的制作就完成了。本文《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相关阅读推荐:

头条
瑞云专访:如何用Blender创作出一个可爱的灯泡人

来自印度的Anahad Kashyap,也是使用Renderbus瑞云渲染的CG艺术家之一,这位年轻的自由职业艺术家,精通Blender的建模、动画和渲染。Anahad的CG视频作品《Ignore》是用Blender和Mixamo制作的,视频中这个会动的灯泡小人真实又有趣。这个作品也荣获了Fox Renderfarm(Renderbus海外品牌)的五月之星的荣誉。下面让我们通过独家采访,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创作这个作品的吧。瑞云渲染:你好!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Anahad:我叫Anahad Kashyap,目前正在印度的韦洛尔理工学院(Vell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习工业设计。2021 年 5 月 23 日是我学习CG和3D建模满一年的时间,我的工作经验包括做一些自由项目和为我的YouTube 频道制作的视频。瑞云渲染:可以介绍一下你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吗,有什么参考吗?Anahad:之前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CG挑战,要求每天要创作一个CG项目,所以这个小灯泡就是我在这个挑战中第 6 天创作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受到一个印度电气公司很老的广告的启发。我觉得拟人化的灯泡这个想法很有趣,所以我就开始着手制作了。我在制作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如何让它看起来真实可信?”........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讽刺,因为角色本身根本不存在。我的参考资料包括灯泡、螺母和螺栓的图片:瑞云渲染:这个作品花了多长时间呢?Anahad:整个过程(建模和贴图)花了我12-13 天的时间,因为还在读大学,所以我大部分都在晚上进行创作。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创造环境上,因为角色已经完成了……我只是稍微修改了一下,以更好地匹配人类的比例。瑞云渲染:可以具体介绍一下角色建模的过程吗?Anahad:角色建模花了大约 5-6 个小时,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我想让它尽可能详细。下面是一些clay render:然后就是让感觉逼真的最重要的部分——添加表面缺陷(surface imperfections)。有许多类型的表面缺陷,如微划痕、指纹、裂缝中的灰尘堆积等。我为角色设计的是指纹和微划痕。瑞云渲染:这个作品中的环境很真实和丰富,可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这个环境和细节的吗?Anahad: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搭建过的最丰富的环境场景了。场景中的所有东西(如笔记本电脑、砖墙、海报、窗户、摩天轮等)都是我自己建模和做材质的。就像做角色一样,表面缺陷对环境来说也很重要,比如桌面上的划痕、窗玻璃上的擦痕、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指纹(这是一台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等。这里有两张图,一张没有表面缺陷,一张有,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没有加缺陷:有加缺陷:比起自己建模,设置视觉平衡的构图更耗时和磨人,例如要仔细定位所有资源,让场景在视觉上令人愉悦,并确保每个区域的视觉权重都保持一致。必须确保场景的焦点保持在视觉焦点上(比如在这个作品中焦点是灯泡)。下面是我在MatCap渲染的场景之一:我用MatCap来安排构图,如果项目需要,我有时会在MatCap中渲染整个动画序列,因为它节省了大量的渲染时间,并给出了动画在完全渲染时的精确效果。瑞云渲染: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艺术家,为什么会选择Blender作为主要的CG工具,对你来说Blender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nahad:作为一个是在成长中的自由职业艺术家,Blender提供了一个3D艺术家所需要的完整工具包。它有支持火、水、布、烟雾模拟、2D动画、(基本)视频编辑、雕刻、网格重建等功能,还有3D建模和动画的主要应用案例。就我个人而言,Blender最大的优势就是易用性和易学性。我没有说其他任何3D建模软件不好的意思,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但对我来说,Blender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而且对新手非常友好。瑞云渲染:你有什么学习的方法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吗?Anahad:除了工作之外,我常常尽我所能地通过CG去重现电影的场景。比如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卫芬奇、克里斯托弗·诺兰等伟大导演的电影作品,从这些电影中挑选最有视觉吸引力的场景,然后在Blender中复刻这些场景。复刻的第一步包括设置Blender中的3D相机,让它和电影拍摄所用的摄影机的焦距相同。为此,我使用了一个名为“fspy”的应用程序,它非常适合用来调整相机。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瑞云渲染:可以评价一下瑞云渲染的服务吗?Anahad:事实上,我之前确实听说过瑞云渲染,但一直没有时间用。但是当我渲染项目时,我发现我的电脑无法处理这么大量的渲染。所以我就决定用瑞云渲染了。现在我超级喜欢瑞云渲染。我最爱的功能有:- 大文件的快速传输- 价格合理- 界面很容易使用我等不及要用来渲我的YouTube视频了!!!!瑞云渲染:还有什么想对CG爱好者们说的吗?Anahad:是的,我想对CG爱好者说,永远不要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其他厉害的艺术家的作品太优秀而感到灰心丧气。没有人是从顶端开始的。永远不要放弃。总有一天,努力会总会以某种方式给你回报。本文《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相关阅读推荐:

专访
Houdini TD大佬专访:英雄联盟手游、奔驰、美恐、派拉蒙...

很荣幸成为《Ruination: The End Begins》的云渲染服务提供商。本片的Houdini特效主管兼TD - Ben Watts接受了瑞云的独家专访他拿出众多参与制作的顶尖作品,以及自己压箱底的研发作品,为大家展示了他在Houdini创作中的探索之旅。 Ben Watts个人简介Ben WattsHoudini 特效TDBen Watts来自澳大利亚,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专攻Houdini特效制作。在火焰、烟雾、崩塌、流体以及粒子等特效模拟以及程序性特效制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曾合作过New Creative Holland, MPC, AltVFX等多个知名视效工作室;客户囊括派拉蒙影业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耐克、《美国恐怖故事》等,精湛的Houdini制作技能让他在影视和广告制作中游刃有余。提到Houdini,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一定是:很强大,但很难!其实Ben在2015年才第一次接触Houdini,凭借着自己对Houdini探索的好奇心,潜心研究,千锤百炼成为Houdini领域的顶流艺术家。2018年,Ben受Houdini官方邀请在SIGGRAPH中做分享(从上到下)2020年Ben接受澳洲就业培训学校Murray Mallee LLEN采访;2019年Ben接受澳洲动态设计盛会The Node采访让我们一边欣赏Ben的作品,一边与他共度Houdini探索之旅! 瑞云专访瑞云渲染:在短片《RUINATION: The End Begins》中,您主要负责哪些部分的制作?Ben:本项目是和悉尼的动态设计工作室New Holland Creative合作的,其中我是特效主管兼TD。Bronic Bednarek和我做作为高级Houdini特效艺术家共同把控全片的特效、灯光和。New Holland Creative负责最后的合成。瑞云渲染:为大家介绍一下您在Houdini中的项目制作过程吧Ben:大多情况下,我提供简单的故事板,New Holland Creative会做出精美的概念艺术,这让后续的工作更加快捷,并在开始就拉高了作品的质感。之后我们在Houdini中实现自己想要的动态效果。瑞云渲染:在制作中如何提高沟通效率,确保项目如期进行?Ben:我会定期和New Holland Creative工作室以及Bronic确认项目进度。除此外,我沟通最多的就是动画主管。瑞云渲染:整个制作过程耗时多久?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Ben:从特效的研发到最后的渲染,共耗时9个月。制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处理如此大的渲染量。缓存非常大,所以需要我们灵活处理资产使用和分辨率。我利用 Redshift 的实例化来管理整个场景中的体积传递。瑞云渲染:在Houdini中如何把特效做的逼真且有视觉魄力?Ben:做项目的时候我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参考,只要时间允许,我会不断尝试新的制作手段。在特效制作中,增加细节至关重要,这些细节不光是外观,在动态/动画效果中也必不可少。Paramount LOGO动画 © Ben Watts瑞云渲染:您是如何走上CG之路的?为什么选择专攻Houdini?Ben:我是从传统2D动态制作转到3D的,之前也尝试过其他3D软件,在2015年前后我尝试了Houdini,它非常开放,能让你充分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其他3D软件从未给我这样的体验。Pyro Retime Example © Ben Watts瑞云渲染:您最喜欢自己的哪个作品,为什么?Ben:《Obsidian(黑曜石)》,因为这个作品从导演到制作都由我操刀,创作中毫无压力。我非常享受探索创意,并在3D中实现创意的过程。除此之外我也很幸运能参与很多超酷的项目制作中。瑞云渲染:如何提高Houdini的制作技艺,成为专家?Ben:对艺术保有热情。在个人的探索上下功夫,即便只是一点时间留给自己去做研发,都会给你全新的灵感,让你更上一层楼。Ben的研发作品瑞云渲染:如何提高Houdini的制作技艺,成为专家?Ben:掌握Houdini确实并非易事,其关键就是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真的喜欢Houdini,你会愿意坚持的。瑞云渲染:未来有什么计划?Ben:继续在数码艺术家之路精益求精,之后会更多尝试导演,还想再做一部短片。Human Aid © Ben Watts瑞云渲染:评价一下Renderbus瑞云渲染的云渲染服务吧Ben:很棒,我在瑞云渲染渲了很多渲染量大的的项目,服务一直非常赞。瑞云渲染作为亚洲前沿的云渲染平台,致力于提供专业可靠、安全稳定、可持续创新的云渲染解决方案,助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新用户注册瑞云渲染,即可免费领取40元无门槛渲染券~本文《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相关阅读推荐:

头条
直播预告:B站16万+播放量的毕设《Revival · 重载新生》制作分享

在CG行业中,从不缺少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年轻人。最近,一部毕设作品在B站获得了16W+播放量!网友们纷纷评论这是“别人家的毕业设计”。还有网友开玩笑说“让他多毕业几次,我还想多看看这样优秀的毕设”。想知道这部优秀的毕设是如何创作的吗?7月29日周四晚八点半,毕设作者李智一同学将做客直播间!和大家分享创作经验和幕后故事。 1、嘉宾介绍李智一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优秀毕业生三维设计师分享主题科幻片《Revival · 重载新生》国产动画短片-优秀毕业设计分享分享内容1、《Revival · 重载新生》科幻动画短片展示2、科幻特效动画短片制作背景简介3、基于C4D、Hondini、等十多款软件技术制作的独立动画个人学习方法4、动画短片中新效果的案例和解决问题步骤5、 基于青椒云桌面使用软件实操制作 2、分享内容介绍《Revival · 重载新生》这部毕业作品讲述了一个星球文明遗迹收集者的故事。这部科幻特效短片从草图到三维,所有画面都由李智一、胡漠天二人独立完成。历时半年,制作软件以C4D和Houdini为主。本次直播,李智一将和大家分享这个优秀毕设制作的创作历程和幕后故事。另外,他也将基于青椒云桌面使用C4D进行实操制作,和大家分享青椒云桌面的使用测评和感受。 3、活动奖品小贴士:积极提问的小伙伴获奖几率更高哦7月29日周四晚八点半B站直播间约定你live.bilibili.com/21902293进群看直播,聊CG回看往期直播请在“瑞云渲染服务号”后台回复“泛CG”本文《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往期直播回顾:

头条
7月8日央视《飞向月球》主创团队带您漫游星辰大海!

6月18日,“泛CG实用技术线上分享会”邀请万生华态EcoPlants(以下简称“万生华态”)CEO彭程老师坐镇直播间,为大家分享了PBRMAX标准与超写实AI数字人的相关内容。万生华态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了中国探月官方纪录片《飞向月球Ⅱ》,其中全球首位 "数字航天员"在《飞向月球Ⅱ》中成功登陆月球。彭程老师在直播中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述了超写实数字人在本次纪录片中应用的亮点和技术的难点。观众们纷纷惊呼:太神奇了!完全看不出是虚拟数字人!根本看不够!实时虚拟AI数字航天员,原型为央视主持人张腾岳动捕+AI还原细腻的皮肤纹理眼神捕捉利用Blendshape对表情动画进行处理想了解《飞向月球Ⅱ》的pipeline,虚拟数字人制作的核心技术,以及数字人IP开发等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戳Renderbus瑞云渲染与彭程老师的专访文章--很多看完文章和直播的小伙伴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还想了解万生华态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如何深化中央广播电视台“5G+4K/8K+AI”战略格局,将AI超写实“数字航天员”应用在4K科学纪录片中的。机会来啦!7月8日,欧特克Autodesk和英伟达NVIDIA强强联手,集结《飞向月球Ⅱ》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创人员、NVIDIA、ROSS VIDEO、万生华态和Autodesk的多位数字艺术家,带领您飞向月球,沉浸在一场无与伦比的科幻视听盛宴中。 直播嘉宾:江 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数码艺术总监 视觉指导原创混合现实(IMR)创作团队负责人从事视效包装创作超过25年,作品多次获奖。杨 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数码视效导演 高级工程师 原创混合现实(IMR)创作团队制作总监从事影视特效制作与管理15年,始终致力于利用技术创新推动视觉效果的创作,负责并主导特效制作与流程规划,原创混合现实(IMR)超高清电视制作平台主要设计者之一。在《飞向月球2》项目中实现了行业数据可视化接口优化,规划了CG HDR 色彩制作流程,设计并实施了数字人物全虚拟拍摄方案。王子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数码高级工程师原创混合现实(IMR)创作团队技术总监研究方向为AI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发表多篇SCI(2区)和EI引用的学术论文,目前正在进行实时特效制作模式、计算机图形制作呈现标准的研究。创混合现实(IMR)超高清电视制作平台主要设计者之一。赵衍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数码视觉导演,国家二级美术师首届中央电视台“十佳业务能手”,原创混合现实(IMR)创作团队设计总监。2003年至今多次参与负责了中央电视台一系列重大题材的纪录片的整体视觉包装、频道整体包装和节目整体包装的创作,项目涵盖CCTV各个频道。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沈 映欧特克传媒娱乐行业 资深技术专家何 展NVIDIA中国区Omniverse经理唐小华ROSS VIDEO中国区销售经理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任职项目经理、售前技术专家、大客户经理,十五年的广电项目管理和技术销售工作经历,具备丰富的技术、项目和现场经验。多次参与中央台、上海台、北京台、腾讯视频、以及各类电子竞技比赛等大型节目制作。陈闽睿万生华态EcoPlants联合创始人&市场及战略总监前沿的制作技术豪华的卡司团队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舱位吧7月8日14:00-17:00我们一起漫游星辰大海相关阅读推荐:

直播
C4D大神为你准备了4个动画制作小技巧

瑞云渲染今天为您带来 个人介绍Jan Sladecko创意总监动态设计师Jan生于捷克,现定居于洛杉矶。他现在是一位自由动态设计师,从业10多年间曾就职于众多国际知名的制作/视效工作室,例如The Mill, MPC, Mainframe, Aixsponza等。除了合作过上述列举的一众大牌外,Jan的作品横跨广告、影视、MV等多个领域。他为大家列举了他在The Mill公司参与制作的几个难忘的作品。卓越的专业能力为他在业内赢得了不少人气。2016年,他受邀参加Mouvo大会,为400位观众介绍自己的动态设计作品。之后他陆续接到IBC大会(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onvention)、Adobe、Maxon、SIGGRAPH、MDA(Motion Design Awards大奖)等业内多个知名展会、品牌和赛事的邀请,分享制作细节。IBC 2016;Adobe采访;SIGGRAPH 2017;SIGGRAPH 2019(Maxon邀请);MDA采访(从左到右)IBC 2016;Adobe采访;SIGGRAPH 2017;SIGGRAPH 2019(Maxon邀请);MDA采访在SIGGRAPH 2019的演讲之后,Jan受邀为Billboard当红西语歌手J.Balvin制作了歌曲《Azul》制作了动画MV。在商业领域获得诸多闪亮的成绩后,Jan打算不断丰富自己的个人作品,通过幽默的呈现方式,或是制作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更加走近观众。非常荣幸,Jan一直以来选择并支持!在本次与Jan的对话中,他也对瑞云渲染的云渲染服务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制作方面,Jan大方分享了自己的Pipeline,并以自己的个人作品--动画系列短片《Space Struggle(太空挣扎)》为例,介绍创作灵感;他从每一集中选取一个重点,为大家奉上C4D动画制作快速上手的小技巧,囊括动画参考,制作教程和软件推荐;最后他为大家介绍了众多自己喜欢的影视/游戏作品。》 - 瑞云渲染") Pipeline介绍Jan:个人项目 - 我会先在纸上画手稿。3D部分我先搭场景,同时构思动画制作,之后的大部分时间会用在动画环节。动画完成了大部分后,我会做出previz(预演),以便我对总体的时间分布和动态效果心里有数,完成后开始做镜头设置、渲染等后续的工作。团队项目- 如果是需要多人协作的3D项目,我先搭建好基本的场景,然后给其他团队成员必要的信息,大家分工制作后再碰头讨论。如果我负责StyleFrame的话,我会先确定构图和作品基调,再处理细节。 制作灵感Jan: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辆会飞的汽车,当时埃隆·马斯克将一辆红色特斯拉送上太空,我就萌生了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中奋力坐上“飞”车的想法,于是我开始用动画讲述这个故事。 Ep. 1 - 制作“飞”车Jan:Step. 1 - 连接车轮与车身1.“模拟”-“动力学”-“连接器”2. 将连接器拖到“车轮”下3.重设“PSR”,将连接器放在车轮正中央4.选择“车轮悬挂”5.视频平台上传6.打开“显透”,确保轴对齐好后,关闭“显透”7.打开“对象”,将“车身”拖到“对象A”,再将“车轮”拖到”对象B”,将二者连接8.打开“对象”,将“车身”拖到“对象A”,再将“车轮”拖到”对象B”,将二者连接9.同样的操作,将“车身”打上“刚体”标签,之后得到车辆下坠的效果10.“地面”右键-“模拟标签”-“碰撞体”,车辆就能平稳的放在地面了Step. 2 - 让车走起来1.“模拟”-“动力学”-“驱动器”,将“车身”和“车轮”分别放在对象A和B中2.旋转得到正确的前进方向3.旋转得到正确的前进方向4.在“地面”-”碰撞”中增加“摩擦”至500%,让车子能够冲上山头Step. 3 - 翻越山坡1.回到第1帧,关闭“动力学”2.找到顶点和下坡回到地面的时间点,添加关键帧3.打开“动力学”4.“力”-“跟随位移”设为2Step. 4 - ”飞“越山头1.调整出发点,将“车身”抬起2.“跟随位移”和“跟随旋转”开到4效果实现!  Ep. 2 - 角色动画参考/制作输气管/参考图管理软件推荐Jan:角色动画参考整个系列,最难的部分是角色动画的制作,非常的耗时,尤其是角色和地面以及场景中其他物体的互动。为了得到参考,我和我的朋友直接将这些部分“演”出来。制作输气管1.拉出一条“弧线”,连接两个主体2. 给弧线增加点3.“毛发标签”-“样条动力学”,弧线会下坠4.“毛发标签”-”毛发约束”,解决下坠问题5. 将左边的点和左边的方块连接起来,同样的操作把右边相连,弧线就能随盒子移动了6.找到弧线断开的时间点,比如第55帧7. 将“影响”调为0,得到断开的效果8. “属性”-”橡皮”升至80%,让弧线更有弹性9. 将”样条”拖到”圆环”底下,就得到了最终输气管的动画了效果实现! 参考图管理软件推荐  - PureRef拖拽文件夹,自动排版,国外大佬都在用的参考图管理神器,值得一试。 Ep. 3 - 利用“毛发”制作草丛Jan:这个部分,最初我用的是蓝色,因为看起来太像置身海底,于是我把蓝色改成了红色1. “模拟”-“毛发对象”-“添加毛发”,此时的毛发会自然下垂2. "力"-将“重力”改为0,毛发就不会下垂了3. 右键与毛发互动的物体(圆柱体),“毛发标签”-“毛发碰撞”4. 改到侧视图进行调整5. 在毛发的“引导线”中找到“发根”,选择“多边形区域”得到更密集的效果6. 在毛发的“动力学”中,“高级”-“步幅”,将步幅调高至10,避免物体直接穿透毛发的效果7. 可以再在“属性”中降低“硬度”到30%,效果就顺滑很多了效果实现! Ep. 4 - 场景灵感/制作吞人猛兽Jan:场景灵感分享灵感来源:Sean Yoro壁画建筑情绪板不同的场景/灯光尝试(从左到右)第一版迭代,最终版迭代制作吞人猛兽1.在球体下加一个“置换”2. 在球体的“着色”-“着色器”中选择“噪点”,得到一个凹凸不平的球体3. 调大“全局缩放”至200+%,得到一个凹凸放大的球体4. 之后适当加上一些动作5.同样的步骤,我用在了圆环上6.在圆环上,加上“置换”7. 添加材质8.设定关键帧,通过调节关键帧中的“偏移”,让材质动起来,就像整个圆环都在动一样效果实现!  喜欢的作品Jan:影视作品 - 《第九区》,《权力的游戏》,我很喜欢《吸血鬼生活》的幽默感,《午夜福音》中形而上学的哲思,还有《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疯狂导演 - 宫崎骏游戏 - 《反恐精英》、《帝国时代2》、《英雄连》、《方舟:生存进化》 给CG爱好者的话Jan:玩起来!做你感兴趣的事情,尝试将不同的灵感与自己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去创新。另外,勇敢去接触那些你崇拜的人! 本文《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相关阅读推荐:

头条
瑞云渲染专访:如何在Blender中创建Norman Rockwell风格的CG场景

FGT3D Hero Challenge是由海外品牌(Fox Renderfarm)主办的第二届FGT3D挑战赛,该比赛面向所有CG艺术家。在比赛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创意无限又制作精美的CG作品,见证了世界各地的CG艺术家们强烈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能。Heroes are Everywhere © Akhil AlukkaranFGT3D Hero Challenge比赛的冠军是Akhil Alukkaran。他的作品“”以其精巧的构图和惊人的storytelling能力脱颖而出,以最纯粹的形式诠释了英雄的主题。很开心Akhil接受了瑞云渲染的独家专访,与我们分享了他如何制作这幅Norman Rockwell风格的CG场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Akhil Alukkaran3D艺术家印度瑞云渲染:Hi,Akhil !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请简要介绍一下自己。Akhil:我非常高兴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分享“Heroes are Everywhere”的制作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和愿景。我叫Akhil,今年25岁,一名3D自由职业者,来自印度。攻读建筑专业,即将毕业。我进入3D行业已经两年了,但我仍在努力改进和学习。我以前用过Sketchup和V-ray,但主要是Archviz。最近,我还在工作流程中加入了Blender。瑞云渲染:恭喜在FGT3D Hero Challenge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你有什么想说的?Akhil:谢谢,我很开心。我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限,所以如果我要做出很棒的作品,就得学习很多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学会了很多,给了我很多启发。瑞云渲染:作品花了多长时间完成?Akhil:我花了大约一个半月才完成这个作品。因为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但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做作品。因为我是第一次进行大部分流程,所以必须慢慢来,也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建议和启发。瑞云渲染:使用了什么软件和插件来完成作品?Akhil:大部分工作是在Blender中完成的,并且还使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在开始阶段还使用了“ F-spy”插件来进行摄像机匹配。对于角色创建,我使用了现实捕捉和网格空间。瑞云渲染:这件作品以最纯粹的形式诠释了英雄的主题。背后的灵感是什么?Akhil:当我知道主题是“英雄”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东西,即伟大又能载入历史的那些。英雄是什么呢?仅仅是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或做一些人类不可能做的事情?我们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但是最终我还是决定以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什么是英雄?不一定总是那么伟大,即使是很小的善举也可以被视为英雄,即使只是一个善意的想法,它也表示你心中有一位英雄。英雄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感受。”一开始我对这个概念并没有那么有信心,但是现在看来是很棒的!瑞云渲染:作品的构图和照明都非常优秀。你是怎么做的?有参考图吗?Akhil:一开始我就清楚地知道场景应该如何构图,想好了场景的主要角色,除了我决定在最后阶段添加的背景角色。我从pinterest和google收集了一些有关场景的参考图,做成了概念板。后来,我选择了一张照片作为环境的基础。使用F-spy插件,我将摄像机匹配并导出到Blender,以便可以在其上进行构建。建筑物只是将图像投影到简单的基准面上,然后对其进行简单建模,使其具有3维尺寸。我在UV贴图方面有些纠结,因为我一开始就对构图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我只在最终图像中看到的区域进行贴图。在该图中,在后期处理阶段中添加了道路纹理和水坑。一开始我尝试了一种不同的照明设置。早先它只是一个夜景,但后来却感觉像是白天的场景,并想出了一个我觉得很好的照明。照明设置很简单。我使用hdri图像作为环境光的基础,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日光灯。瑞云渲染:创作“Heroes are Everywhere”遇到什么难点吗?是如何解决的?Akhil:我希望这个作品尽可能现实,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特别是主要角色,男孩和狗的幼犬。甚至在研究环境之前,我就开始研究狗的3D模型。我使用了一个低多边形的基础网格,并尝试雕刻细节并将其摆放在Blender中,做的很好,但是不是那么现实。而且我对姿势也不满意,所以我把它放到了一半的地方,再次回到场景时,我又开始重新调整。这次我尝试了一些不同的尝试。我为小狗选择了一个参考图像,并使用“pifuhd”创建了一个基础网格,然后将相同的图像投影到网格上并雕刻了细节。看起来不错,所以我决定在最终场景中使用。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创造人物角色。我曾想过使用角色创建器软件做,但是要获得良好的结果会花我很多时间。因此,我决定3D扫描角色。因此,我拍摄了我侄子的照片,并使用现实捕捉功能进行了3D扫描。我也使用了Meshroom,但是由于我的照片质量不佳,所以效果不佳。但是由于某些错误,该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长一些。所以我不得不做一些实验。之后,我也扫描了父亲的背景角色。整个过程大约花了一个星期,而我只是在学习。最终的模型不是很好,所以我后来在Blender中雕刻了模型的其余部分和细节。最终的图像需要大量工作,因此其余时间我专注于填补场景所需的单个道具,其中大多数是建模的,但其中一些是第三方资产。最终,场景几乎完成了。但需要慢慢调整,也在photoshop中添加了烟雾,因为尝试在Blender中对其进行模拟花费了很多时间。瑞云渲染:有没有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给你启发最大?Akhil:有很多艺术家作品都很棒。我确实确实遵循了很多建议,并且也向他们学习。在评委的一个评论中,他们提到了“Norman Rockwell”,我以前看过他的优秀作品,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瑞云渲染:能简要介绍一下你在CG历程中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吗?Akhil:我是一位自学的CG艺术家,我马上就要拿到我的建筑学位。两年前开始接触3D,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在SketchUp中建模。较早的作品是在SketchUp和V-Ray中完成的,这些作品大多是Archviz的作品。去年,我开始学习Blender。瑞云渲染: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专业技能吗?Akhil:我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作品,不断试错,不断学习。瑞云渲染:是否用过瑞云渲染的服务?如果有,感觉怎么样?Akhil:我之前的一些作品用了。速度很快,也很可靠,以后也会继续用~瑞云渲染:有什么和CG爱好者分享的吗?Akhil:我以前更多地依赖于我所熟悉的工具,只了解自己的知识,但后来我意识到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你脑海中的想法和热情。不断学习,然后不断进步!相关阅读推荐:

专访
《星际探索》首席数码绘景师为你解析Blender场景制作

人物介绍Rahul Venugopal场景TD/绘景师Rahul Venugopal入行13年,如今在Framestore加拿大蒙特利尔分公司担任场景TD和绘景师。他曾先后在MPC,MR. X,DNEG(Double Negative)等多家国际知名视效制作公司就职,还在温哥华动画学校(Vancouver Animation School)担任过数码绘景讲师。他参与制作了《007:无暇赴死》、《星际探索》、《星际穿越》等多部好莱坞大片和全球爆红的电视剧,工作足迹遍布中国、英国、加拿大、阿联酋、英国等多个国家。Rahul Venugopal参与制作的作品非常荣幸且感恩,Rahul选择使用并不断支持。近期,Rahul还接受了瑞云渲染的独家专访,就自己的个人作品Cyberpunk Neo Dharavi,为大家解析,更为大家分享了作为场景TD和绘景师的职业探索之路。 作品介绍Cyberpunk Neo Dharavi © Rahul VenugopalCyberpunk Neo Dharavi风格灵感来源于《银翼杀手》,以印度城市孟买为参考,诸多元素取材于孟买达拉维贫民区(Dharavi)。Rahul运用Blender和Nuke塑造了一个街头文化盛行的贫民街区景象,尤其突出展现贫民区与都市中高楼林立的反差感。在与的独家专访中,Rahul为大家去全面剖析Cyberpunk Neo Dharavi的制作过程,从收集参考资料开始到最后的合成;透露了作为场景TD和绘景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心得;更和大家分享了参与过如此多大片制作的他,最难忘的作品,和其中的制作细节。 瑞云专访1、瑞云渲染:请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Rahul: 我出生于印度科钦,在视效行业工作了13年。我在新加坡起家,后来成为了自由职业者,曾在8个国家工作过。现在我在Framestore加拿大蒙特利尔分公司担任场景TD和绘景师。© Rahul Venugopal2、瑞云渲染:Cyberpunk Neo Dharavi的创作灵感是什么?Rahul: 主要灵感是《银翼杀手》。但是我想打造一个未来感稍弱,更贴近生活的赛博朋克风格的街区。背后的构思是想展示都市里高楼林立和贫民区的反差感,突出表现贫民区兴盛的街头文化,充斥着犯罪、赌博和成人娱乐。3、瑞云渲染:请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制作流程吧。Rahul: 作品定位是印度风格的城市,我以孟买为灵感来源,因为孟买的富人区和穷人区离得非常近。想体现的故事是,主人公身在贫民区,但是梦想着能在城市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因为我个人2D绘景师和合成师的工作背景,我前景部分使用3D制作,背景结合绘景,所以相机更多的设置成节点位移,较少使用平行位移。首先,我在Daz3D中摆好角色的姿势,然后用Blender做了简单的布局,用一些方块来表示楼房的大小,从而设置相机的移动。寻找参考:除了一些来自《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这样很明显的参考来源外,其中两个镜头我还参考了网飞最近的一部电视剧《副本》,还有电影《全面回忆》。高楼的大小比例,视觉呈现和氛围营造三个层面,这两个镜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个是《副本》镜头中呈现出的华丽景象,还有《全面回忆》镜头中透出的坚毅感,非常贴合我的创作思路。因为场景设定在孟买达拉维贫民区,所以我还找了很多能够展现街景和当地氛围的照片。但是,在孟买很难找到大片的霓虹灯街道,所以我找到了更好的选择——德里。为了更加突出作品的亚洲韵味,我还特地添加了印度品牌和印度当地标志的商店标牌润色,以及一个印度象头神犍尼萨(Ganesha)的霓虹灯牌。作品细节资产收集:大部分资产从cgtrader中买的,还有的是因为买了Ian Hubert(视效艺术家)的patreon会员,收集到的。我没有这么擅长建模,所以我这部分尽量通过搜索和购买缩小工作量,专心做后面的环节。前景:我花了1、2天时间处理前景,并且在资产顶端加了一些细节。我非常震惊Blender在处理复杂的几何时,实时预览的能力很强。我用的是英伟达 2080 GFX 64GB Ram的显卡。中景:主要使用的是一些贫民区房屋的资产,和前景连接。中景房屋成片的景象,我用了Blender的Scatter插件填充画面。我还添加了一些管道,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背景上。背景:从中景的贫民区房屋后,我开始划分3D和2D内容的分界线,背景的内容可使用2D绘景还有一些Nuke中做的2.5D内容来解决。这样的结合其实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技术不是很自信,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我应该都用3D制作,从而镜头移动可以推的更远。但是我还是想说,Blender在多面数几何内容处理方面的能力很强。我将最显眼的建筑放在画面中间,其他建筑散落在附近,形成中心构图。制作背景花的时间不多,因为背景的灯光氛围营造和后续的合成是重点。贴图:贴图和着色的工作用了一周,大部分使用的是PBR材质和一些程序纹理。灯光/渲染:下图是早期不带背景的效果,是分开渲染的。再往下是中景和背景部分的,为绘景做准备。绘景:接下来,我花了好几天做中景和背景的绘景,下图为最终的效果。合成:合成是在Nuke中完成的。最终合成效果4、瑞云渲染: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是什么?Rahul: 我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处理城市的整体景象和感觉,所以我对整座城市传达的氛围很满意。本来我是可以将作品处理得更朦胧一些,让它看起来更写实,但是因为是个人的作品,我就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地展示细节了。5、瑞云渲染:制作耗时多久?制作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Rahul: 总共花了3周。最难的部分是整个画面的布局,因为包含的内容很多。制作后期怎么让3D的内容和2.5D的内容自然融合也是一个难点。6、瑞云渲染:为什么会成为绘景师?Rahul: 我入行的时候做的是数码合成,但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绘景。2006年时,视效行业和今天大不一样,大部分的工作流程和工具在当时都是只有好莱坞制作人员才知道的高级机密。当时能找到的资源只有Gnomon视效学校做的教学DVD,里面的内容很实用,但是不适合新手。但是看完后我很受启发,所以我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选择了绘景,于是做了《未来版新加坡》。我一直很想成为一名绘景师,当时在亚洲机会非常少。但是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做一些绘景的个人作品。终于,在我做数码合成师期间,我接触到的场景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最后我被Worldwide FX保加利亚分公司聘为数码绘景师,为电影《敢死队2》做绘景工作。因为我还是很喜欢合成,所以我在2017年之前,穿插着做绘景和合成。近几年,我集中精力做绘景,因为我很享受创作场景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给我成为通才的机会。7、瑞云渲染:场景TD有哪些日常工作内容?一般会处理哪些问题?Rahul: 场景TD更多的是一个通才的角色,场景创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所涉猎。而且我可以选择专注在我的强项——2.5D和2D数码绘景之中。我每天的任务从基础的相机布局,处理单帧的,复绘到最后的相机投射工作都会涉及到。我认为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对于制作流程需要有全局意识,需要思考每一步的任务和镜头与后续工作的配合,而不是在技术细节中迷失,或者因为追求完美而迷失了重点。在处理手头工作时思考后续环节非常重要,需要分析自己的工作如何能够帮助到他人和整个团队。所以我会尽力倾听和理解,避免信息的错误传达,并且要确保团队中其他人都在同一节奏上。© Rahul Venugopal8、瑞云渲染:参与的众多影视制作中,最难忘的是什么作品?Rahul: 每一个参与的项目我都非常享受其中。我尤其珍惜2014年在DNEG伦敦分公司工作期间给《星际穿越》做数码绘景师的工作经历。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我的最爱之一。同时我也很享受在Mr.X蒙特利尔分公司工作时,在电影《星际探索》中担任首席数码绘景师的日子。我尤其骄傲的是,电影开篇的系列镜头,从大气层8万英尺以外看到的地球,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塑造都是我把关的。9、瑞云渲染:您会做哪些日常练习?您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技术和艺术素养?Rahul: 制作个人作品是很好的练习技术和学习新工作流程的方法。我还经常在artstation、fxguide还有cgsociety等网站看行业的趋势和热点。除了做CG之外,练习摄影是一个了解镜头,甚至了解世界的好办法。艺术素养的提升需要时间,我认为这是一个受多方因素影响,并且提升方法因人而异的一项能力。我觉得旅游,观察生活以及多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动画很有帮助。© Rahul Venugopal10、瑞云渲染:最启发您的赛博朋克风格作品是什么?Rahul: 高中时期我看了《黑客帝国》,那时候我感觉非常震撼,于是我开始对视效制作非常感兴趣,并且立志长大要从事视效方面的工作。其他对我影响深远的作品还有《银翼杀手》、《异形》、《终结者2:审判日》、《少数派报告》还有《攻壳机动队》。11、瑞云渲染:瑞云渲染的使用体验如何?Rahul: 感觉非常惊艳,因为即使对新用户来说也非常易用,而且可谓顶级。我相信随着更多艺术家使用瑞云渲染,大家也会有更多的算力进行3D制作,而不用因为渲染难而选择2.5D。11、瑞云渲染:对CG从业者们有什么建议?Rahul: 跟着感觉走,不忘初心。小心呵护你的热情,并且细心浇灌它。因为人在生活世俗的追求中很容易忘记梦想。12、瑞云渲染:还有什么相对CG爱好者说的?Rahul: 现在是CG发展最好的时代,因为像这样的云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易得,不断为艺术家拓展创作边界。我也很感谢广大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断精进,因为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就是彼此的灵感。Rocket Launch © Rahul Venugopal

专访

热搜关键词

搜索
  • 2424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400-003-4560
  •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