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渲染
兼容90%CG软件,渲染提速400倍
由知名视觉效果艺术家 pwnisher(Clinton Jones)在自己的 Youtube 频道上发起的、被CG圈内公认“地表最强”、“全球最火”的3D渲染挑战赛第五届在近日正式落下帷幕!五届比赛累计近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CG艺术家参与了他组建的3D创意盛会!
第五届3D渲染挑战赛参与热情依然高涨,创下了3600 份作品提交记录,是五届比赛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只有 2.7% 的选手能够进入前 100 名的参赛合集,竞争激烈,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百里挑一!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Moving Meditations——动态冥想》,比赛规则是以 pwnisher 提供动画为基础、在不移动相机、不改变动画的条件下,由制作者自由发挥创作,提交一个完整的动画渲染作品,本次 pwnisher 限定了27个独特的武术动画,其中包含了多个中国的太极拳动作。先跟云渲染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本次大赛官方评定的前五名选手的精彩作品吧!
▌第一名作品:
▌第二名作品:
▌第三名作品:
▌第四名作品:
▌第五名作品:
据小瑞不完全统计,大概有 70 位国人艺术家参与了本次渲染大赛,国外评委的审美毕竟比较主观,不乏一些我们看来很棒的“遗珠”作品未被选入合集,但云渲染小编觉得功夫主题还得看我们中国选手创作的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无论入围与否,你们都超棒的好吗!
当然,入围的国人艺术家也要狠狠的点赞!本次比赛有10位国人艺术家进入了前100名合集,来欣赏一下入围中国选手诠释的多元太极宇宙吧
云渲染小编联系上了其中 6 位国人艺术家,专访揭秘他们的幕后创作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和关注他们哟!(专访排名不分先后)
大家好!我叫 邓厚成(Censs)职业是3D视觉动画,很高兴接受瑞云渲染的采访,能入选 Clint 发起的 Moving Meditations (动态冥想) 3D渲染挑战赛 前100 真的很幸运,我看了很多参赛的作品大家都做的很棒,很高兴 Clint 和 Freddie 能喜欢龙猫肚子上面的小酒窝,你们的赞美和肯定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01瑞云渲染:您本次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前期做了哪些制作准备或参考?
邓厚成Censs:关注这个赛事很久了,从第一届的动力机器开始,当时就感叹 三维还可以这么玩 太有意思了,作为三维从业者真的很想参与其中,今年的8月初看到瑞云渲染提供了有关于挑战赛的资源,果断下载开始制作。
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吧,自己是宫崎骏的老粉了,在做的时候第一时间也就想到龙猫,胖乎乎肉嘟嘟,3D版的龙猫结合这种冥想的动作,想起来就觉得很有意思。
02瑞云渲染:本次参赛作品主要用到了哪些软件?耗时多久完成?
邓厚成Censs:本次参赛作品主要用到了 3ds Max、Blender、V-Ray 6.0beta、After Effects 2020、Adobe Premiere Pro 2021。
整体制作时间:30小时左右,大概15天时间里面每天抽出2小时的时间。
03瑞云渲染:能够简单分享一下您的工作流程吗?
邓厚成Censs:(1)角色部分:龙猫三视图绘制 → 角色基础模型搭建 → 角色模型拓扑 → UV展开 → 角色纹理绘制 → 基础毛发制作→ 角色绑定 → 角色动作制作 → 角色表情 → 毛发精修。
(2)场景部分: 场景设定 → 场景搭建 →材质灯光 → 流体粒子特效。
(3)合成部分:渲染后期合成 → 完。
送上两张大萌图
04瑞云渲染: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邓厚成Censs:创作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应该是提供的骨架动作和我制作的龙猫进行匹配。测试了很多方法,最后用了最笨的方法按照龙猫的结构重新创建了骨骼,绑定完成后按照提供的动作手动K帧。
在创作中遇到困难和瓶颈是常有事,我比较喜欢跑步或者走路然后听一点自己喜欢的音乐,减少自己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压力,有时候就会有新的想法出来,个人的小经验分享给大家。
05瑞云渲染:您入行的契机是什么?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您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吗?
邓厚成Censs:在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毕业 后进入装修公司,记得是在2007年,那时候建筑效果图应该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就来到北京进入了水晶石教育学院进行进修,从而进入了这个行业。到现在已是14个年头,回想起来自己很幸运,自己喜欢的事也一直坚持做到了现在。
06瑞云渲染:您今年7月还发布了个人3D科幻写实回忆短片《家》,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短片的立意和制作过程吗?
邓厚成Censs:噢!我很喜欢这个问题,是的今年7月份在B站发布了我个人的首部动画短片《家》,作品回忆了我记忆中老家的样子,回忆老家的动画其实一直在构思,去年外婆的去世,让我更加投入的制作了这部短片,每天都是工作然后抽出时间做短片,终于在今年7月份制作完成,由于短片的内容个人的情感角度,所以没有邀请朋友一起制作,几乎所有内容都自己个人独立完成,后续在新的短片计划中,我会邀请我的小伙伴一起加入,带来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作品使用软件:
模型:Blender、3ds Max
三维特效:Tyflow
渲染:V-Ray
后期:Adobe After Effects
剪辑:Adobe Premiere Pro
▌短片片段:
07瑞云渲染:本次比赛是否用到了瑞云渲染,能简单评价一下瑞云渲染的服务吗?
邓厚成Censs:是的,本次比赛使用的瑞云渲染,感谢提供了部分的渲染券,瑞云渲染在我平常的工作中使用频率比较高,无论是渲染平台的优化,农场的机器数量都很棒,我特别喜欢的是瑞云渲染的客服,几乎24小时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感谢你们的相伴。
我叫李嘉涛(B站用户名:-McCartney-),是一名大三在校生,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平时喜欢自己做一些动画、场景概念方面的创作。
01瑞云渲染:您本次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前期做了哪些制作准备或参考?
李嘉涛McCartney:这次的题材也算是临时起意吧,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特摄作品的拍摄现场,我从小都有接触奥特曼、假面骑士之类的特摄作品,尤其对粗糙笨拙的昭和奥特曼比较感兴趣,就想着能否和这次的主题做一次结合。不过单纯题材上的运用又感觉没多大新意,就想到能否把场景置于现实,搭建出一个正在拍摄的特摄片场,用以较为写实的渲染风格,从而营造出一种比较有临场感的氛围,再结合太极的姿势,或许会更有意思。
基于这个方向我参考了很多奥特曼摄制现场和花絮照片,整理了一组图版,大致了解了片场中会出现的各种器材、道具、布景等等,从而确定了场景中应该出现的各种元素,以及应该用怎样的布光方式去营造出临场感,最终尝试去接近早年在老电视里看到的那种略显粗糙的真实感。
02瑞云渲染:本次参赛作品主要用到了哪些软件?耗时多久完成?
李嘉涛McCartney: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 Blender 里完成,Cycles渲染,怪兽的绑定和动画用到了 Mixamo。
耗时从开始制作到渲染完毕一共是三天时间,其中有半天的时间花在渲染。
03瑞云渲染:能够简单分享一下您的工作流程吗?
李嘉涛McCartney:奥特曼和怪兽的模型均为网上购入,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奥特曼的材质叠加了几层磨损和污渍的贴图,并在眼部和胸口计时器部分添加了自发光效果,以此来接近真实皮套的效果。怪兽的模型则使用了 Mixamo 进行简易的绑定,并添加了其自带的动画姿势,省下了不少时间,这些算比较常规的流程。
场景搭建部分,楼房的模型是通过 Blender 的几何节点 来完成的,我使用了大佬 Pavel Oliva 近期发布的建筑生成器 Buildify,并更换了墙面窗户等基本的建筑资产,资产来自于 Quixel Bridge 和自制模型,将处理过的资产放入几何节点对应的集合,就可以实现自定义的全新建筑外观。
同时由于几何节点的便利之处,通过最基本的挤出切分倒角等操作就可以任意改变建筑的形状,不需要像传统建模那样手动创建各种细节,为后续的场景搭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我探索新流程的一次尝试。
我还使用了一款叫 Lightarchitect 的 Blender 插件,它附带了许多我能够在场景中用到的影视器材资产,影片中的摄影机、机械臂、聚光灯等均来自于它。它帮助我建立了更加真实的摄影棚环境,也省下了好多专门制作资产的时间,做完这些整个作品就大致完工了。
04瑞云渲染: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李嘉涛McCartney: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想法的确定和过于紧迫的制作时间。正如上面所说,我从制作到渲染总共才花了三天时间,但花去最多时间的其实是想法 和创意,以致我在提交接近尾声的时候才开始制作,最终导致我在截止的前几分钟才完成提交。
首先是想法部分,我原本打算从视觉效果入手,做一个强调观感的科幻场景,可后来碍于工作量的庞大以及没有一个很好的创意而作罢。于是去看了之前Top100,我才意识到,比起一个漂亮的视觉效果或是更高的技术水准,一个新奇的创意或是眼前一亮的观感才更加重要,有很多作品或许很简单,但真的特别有意思。之后漫长的时间一直找不到灵感,甚至拖延症上身打算没想法就不做了,直到看到了一部来自2019年法国西昂动画节的小短片,里面的昭和大怪兽瞬间唤起了童年对奥特曼的记忆,也算是幸运吧,之后仅剩的三天便开启了紧锣密鼓的制作。
05瑞云渲染:您入行的契机是什么?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您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吗?
李嘉涛McCartney:作为一个在校生,我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经历,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机缘巧合下发现很多CG艺术家会通过Benlder创作个人作品,也是在大一的末尾通过Blender接触到了3D,并发现这种创作方式可以很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旅,最终演变到以影像和概念设计为主的创作方式。
我所就读的专业是艺术与科技,有着十分多元化的创作方式,诸如影像、装置、实验艺术等等,同时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也不得让我主动或被动地去更新自己所学到的,平时更多的是做一些个人作品,只能说痛并快乐着吧。
06瑞云渲染:我看您的B站也发过其他的Bledner、Cinema 4D做的个人短片,能够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李嘉涛McCartney:这是一部课程期间完成的短片,大概一个半月的制作周期,我主要负责了Blender制作的八个镜头,其中融入了很多基于现实环境所产生的构想,并尝试构建出一个映射现实亦真亦幻的世界,其实没太多深刻的意义,更多的是围绕观者的视觉体验吧。片中许多异化的植物由几何节点制作,这是我第一次把几何节点引入工作流,同时也是我对环境艺术的初次尝试。
07瑞云渲染:CG行业有哪些启发您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还有什么想和 CG 人分享的么?
李嘉涛McCartney:这个当然有很多,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 Ian Hubert ,他也是前几届的评委之一(这次没有他蛮可惜的),我当时看到他用Blender制作的个人短片《Dynamo Dream》时,就已经被深深折服了,才知道原来一个人也能创作出如此完整且宏大的作品,使我下定决心走上CG艺术的道路。还有就是日本大佬 Hirokazu Yokohara ,他所展现出的技术力总能刷新我的认知。
最后想说的就是,在创作上不要过于的在技术层面随大流,更多的要从自己的想法出发,找到正确的方式并表达出来。
我是刘圣浩,B站个人ID为“以太-Aether”(这个奇怪的ID来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天体空间物质,因为我喜欢探索宇宙,好奇那些神秘且未知的事物。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学习新鲜事物),来自山东省德州市,对就是盛产扒鸡的那个德州图片,目前在字节跳动公司做三维视觉设计师。
01瑞云渲染:您本次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前期做了哪些制作准备或参考?
刘圣浩Aether:当看到这个“太极”“动态冥想”命题的时候,我是很兴奋的,因为这就是中国的元素,所以创作中一定要融入中国的特色,起初是想到张艺谋的电影《影》,并找到了高山、清江、云海等关键词,进一步联想到古人云:“阳朔溪山春已深,烟波江上雨沉沉”的阳朔漓江。
网上搜集的创作灵感图片:
前期部分飞机稿:
02瑞云渲染:本次参赛作品主要用到了哪些软件?耗时多久完成?
刘圣浩Aether: